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全国唯一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的专业学术期刊。办刊宗旨在于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在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消毒灭菌、抗菌药物使用等工作中起导向作用,在业界公认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高学术水平,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二是普及性,指导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的整体水平。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82-74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5-4529

邮发代号: 82-74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32.00

杂志荣誉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82-747
  • 国内刊号:1005-4529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年第8期文章
  • 门诊注射室护士职业暴露危害与防范

    门诊注射室护士在工作中容易发生针刺伤和割伤,因此加强注射室工作人员职业保护意识具有重要意义.1职业危害1.1手的针刺伤和割伤在采血、配制液体、输液过程中被病毒细菌污染的针头和玻璃碎片刺伤或碰伤皮肤后易发生感染,常见经血液传播疾病主要为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疟疾等,锐器伤是医务人员血液传播疾病主要原因.......

    作者:冯芳玲 刊期: 2010- 08

  • 标本多用采样容器

    医学检验新技术、新仪器不断出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但若采样容器的原因,很容易造成试验前的误差,影响检验质量.......

    作者:董何银;王双荷 刊期: 2010- 08

  • 化学指示卡使用效果观察

    化学指示卡分为适用于132℃灭菌和121℃灭菌两种.笔者于2009年对我院日常进行的203次脉动真空132℃灭菌处理后3451个灭菌包内的化学指示卡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春娥 刊期: 2010- 08

  • 基层医院牙科手机的清洗与消毒方法

    我院从2005年购进了3次预真空高温灭菌器,现将临床使用情况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设备宁波蓝野产的3次预真空高温灭菌器、热封灭菌袋、NSK回吸四孔口腔手机.......

    作者:刘丽平 刊期: 2010- 08

  • 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控制

    门诊输液室患者流动量大,病情复杂,部分患者病情诊断尚未明确,是导致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在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中,增强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完善输液室室内卫生设施和消毒灭菌条件,有利于患者身体康复.......

    作者:丁爱民;沈孝峰;瞿静华 刊期: 2010- 08

  • 加强供应室器械清洗质量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器械在灭菌前彻底清除器械上的污物,是保证医疗器械灭菌质量、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作者:林天华;刘承军;王晓玉 刊期: 2010- 08

  • 预检分诊室在综合医院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中的作用

    自2009年9月16日我市暴发甲型H1N1流感以来,我院积极采取措施,结合本院实际,改建预检分诊,加大人员配置,在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中,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孙雪玲 刊期: 2010- 08

  • 宫腔镜检查预防感染的护理配合

    我院腔镜中心自2001年开展宫腔镜检查以来,通过娴熟的护理配合,检查患者>3000例次,无一例发生术后交叉感染.......

    作者:贺彩军;黄彩红 刊期: 2010- 08

  • 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对策

    为了解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探索更好的治疗与预防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的防治,对2006年5月~2008年10月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玉珍 刊期: 2010- 08

  • 改进供应室下收下送的体会

    我院供应室自1999年开始,先后采用了两种不同方式的下收下送,2009年10月改进后的方式明显优于改进前.1下收下送1.1改进前供应室每日下收下送上、下午各1次.每个下收下送小组2人,两辆车,1人收污染物品,1人发放无菌物品,临床科室与治疗室护士当面点清污染物后再发放无菌物品,双签字.......

    作者:熊涧秋 刊期: 2010- 08